联系方式
深圳市千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网址:www.qking168.com
电话:0755-84279603 84180085
邮箱: qkingkj@126.com
电话:0755-33623002 36890648
地址:广东省深圳市平湖华南国际工业城化工区M20
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: 2025-10-04
- 浏览次数: 2次
UV无影胶使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一、固化不完全
现象:胶水表面粘手或内部未完全固化,影响粘接强度。
原因:
UV灯功率不足:光源强度低于胶水固化需求(如使用低功率灯或灯管老化)。
照射时间过短:未达到胶水完全固化的最低时间要求。
材料透光性差:被粘物(如金属、深色塑料)阻挡紫外线,导致胶层底部未固化。
胶层过厚:厚度超过光线穿透能力(建议胶层厚度≤0.5mm)。
解决方案:
更换高功率UV灯:确保光源波长匹配(常用365nm或395nm),功率≥80W/cm²。
延长照射时间:根据胶水说明书调整时间(通常5-30秒),分阶段照射(如先照一侧,再翻转照另一侧)。
优化材料透光性:对不透光材料,改用透光侧照射或选择柔韧性配方胶水(减少收缩应力)。
控制胶层厚度:使用自动点胶机保证均匀性,避免过量施胶。
二、胶水溢出与残留
现象:胶水溢出粘接区域,固化后残留影响外观或功能。
原因:
施胶量过多:手工操作时难以控制用量。
挤压过度:粘接时用力按压导致胶水外流。
解决方案:
精准施胶:使用自动点胶机或针筒控制用量,沿粘接边缘涂抹薄层胶水。
预防溢出:粘接前在周边贴临时胶带保护,固化后撕除。
清理残留:
未固化时:用软布蘸丙酮或酒精擦拭。
已固化时:用刀片轻刮,或用专用解胶剂软化后清除。
三、气泡产生
现象:胶层中出现气泡,影响透明度和粘接强度。
原因:
表面污染:粘接面有灰尘、油污或水分。
胶水混入空气:搅拌或施胶过程中带入气泡。
固化速度过快:胶水收缩产生内应力,导致气泡形成。
解决方案:
彻底清洁表面:用酒精棉球擦拭粘接面,干燥后施胶。
真空脱泡:对大面积粘接,使用真空设备排除胶水中的气泡。
分阶段固化:
初固:用低功率UV灯缓慢固化,减少收缩应力。
深度固化:定位后换高功率灯完全固化。
选择柔韧性胶水:降低固化收缩率,减少气泡生成。
四、粘接强度不足
现象:粘接后易脱落或承受外力时开裂。
原因:
胶层过厚:厚度超过0.5mm时,光线穿透不足导致内部未固化。
材料不兼容:塑料表面能低(如PE、PP)未做底涂处理。
固化不完全:照射时间或强度不足。
解决方案:
控制胶层厚度:建议0.05-0.2mm,使用自动点胶机保证均匀性。
表面处理:
塑料:电晕处理或涂底涂剂(如丙烯酸类)。
金属:喷砂或蚀刻增加粗糙度。
确保完全固化: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。
五、黄变与老化
现象:长期使用后胶层变黄,影响美观。
原因:
紫外线长期照射:胶水中的光引发剂分解导致黄变。
高温环境:加速胶水老化。
解决方案:
选择抗UV胶水:添加抗黄变剂的专用型号。
避免长时间暴晒:对户外应用,增加遮光层或使用耐候涂层。
控制使用温度:保持环境温度≤40℃,避免高温变形。
六、操作安全与健康风险
现象:操作人员出现皮肤红肿、瘙痒等过敏反应。
原因:胶水中的丙烯酸酯单体挥发刺激皮肤或呼吸道。
解决方案:
通风环境:在开放或通风橱中操作,避免胶水挥发积聚。
个人防护:佩戴UV防护眼镜、手套(如丁腈手套)、口罩和防护服。
应急处理:
皮肤接触: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再用肥皂水清洗。
过敏反应:口服抗过敏药(如扑尔敏),严重时就医。
替代方案:对过敏体质人员,改用其他类型胶水(如双组分环氧胶)。
七、环境因素影响
现象:低温或潮湿环境下固化效果差。
原因:
低温:胶水流动性降低,影响施胶均匀性。
潮湿:玻璃等材料表面吸附水分,导致粘接强度下降。
解决方案:
预热被粘物:低温时用加热板或红外灯预热至20-25℃。
干燥处理:潮湿环境下用电吹风或干燥箱去除材料表面水分。
调整配方:冬季使用低温型UV胶水,保持柔韧性。
(本网站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如果本网站展示信息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立即予以删除。)
一、固化不完全
现象:胶水表面粘手或内部未完全固化,影响粘接强度。
原因:
UV灯功率不足:光源强度低于胶水固化需求(如使用低功率灯或灯管老化)。
照射时间过短:未达到胶水完全固化的最低时间要求。
材料透光性差:被粘物(如金属、深色塑料)阻挡紫外线,导致胶层底部未固化。
胶层过厚:厚度超过光线穿透能力(建议胶层厚度≤0.5mm)。
解决方案:
更换高功率UV灯:确保光源波长匹配(常用365nm或395nm),功率≥80W/cm²。
延长照射时间:根据胶水说明书调整时间(通常5-30秒),分阶段照射(如先照一侧,再翻转照另一侧)。
优化材料透光性:对不透光材料,改用透光侧照射或选择柔韧性配方胶水(减少收缩应力)。
控制胶层厚度:使用自动点胶机保证均匀性,避免过量施胶。
二、胶水溢出与残留
现象:胶水溢出粘接区域,固化后残留影响外观或功能。
原因:
施胶量过多:手工操作时难以控制用量。
挤压过度:粘接时用力按压导致胶水外流。
解决方案:
精准施胶:使用自动点胶机或针筒控制用量,沿粘接边缘涂抹薄层胶水。
预防溢出:粘接前在周边贴临时胶带保护,固化后撕除。
清理残留:
未固化时:用软布蘸丙酮或酒精擦拭。
已固化时:用刀片轻刮,或用专用解胶剂软化后清除。
三、气泡产生
现象:胶层中出现气泡,影响透明度和粘接强度。
原因:
表面污染:粘接面有灰尘、油污或水分。
胶水混入空气:搅拌或施胶过程中带入气泡。
固化速度过快:胶水收缩产生内应力,导致气泡形成。
解决方案:
彻底清洁表面:用酒精棉球擦拭粘接面,干燥后施胶。
真空脱泡:对大面积粘接,使用真空设备排除胶水中的气泡。
分阶段固化:
初固:用低功率UV灯缓慢固化,减少收缩应力。
深度固化:定位后换高功率灯完全固化。
选择柔韧性胶水:降低固化收缩率,减少气泡生成。
四、粘接强度不足
现象:粘接后易脱落或承受外力时开裂。
原因:
胶层过厚:厚度超过0.5mm时,光线穿透不足导致内部未固化。
材料不兼容:塑料表面能低(如PE、PP)未做底涂处理。
固化不完全:照射时间或强度不足。
解决方案:
控制胶层厚度:建议0.05-0.2mm,使用自动点胶机保证均匀性。
表面处理:
塑料:电晕处理或涂底涂剂(如丙烯酸类)。
金属:喷砂或蚀刻增加粗糙度。
确保完全固化:按说明书要求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。
五、黄变与老化
现象:长期使用后胶层变黄,影响美观。
原因:
紫外线长期照射:胶水中的光引发剂分解导致黄变。
高温环境:加速胶水老化。
解决方案:
选择抗UV胶水:添加抗黄变剂的专用型号。
避免长时间暴晒:对户外应用,增加遮光层或使用耐候涂层。
控制使用温度:保持环境温度≤40℃,避免高温变形。
六、操作安全与健康风险
现象:操作人员出现皮肤红肿、瘙痒等过敏反应。
原因:胶水中的丙烯酸酯单体挥发刺激皮肤或呼吸道。
解决方案:
通风环境:在开放或通风橱中操作,避免胶水挥发积聚。
个人防护:佩戴UV防护眼镜、手套(如丁腈手套)、口罩和防护服。
应急处理:
皮肤接触: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再用肥皂水清洗。
过敏反应:口服抗过敏药(如扑尔敏),严重时就医。
替代方案:对过敏体质人员,改用其他类型胶水(如双组分环氧胶)。
七、环境因素影响
现象:低温或潮湿环境下固化效果差。
原因:
低温:胶水流动性降低,影响施胶均匀性。
潮湿:玻璃等材料表面吸附水分,导致粘接强度下降。
解决方案:
预热被粘物:低温时用加热板或红外灯预热至20-25℃。
干燥处理:潮湿环境下用电吹风或干燥箱去除材料表面水分。
调整配方:冬季使用低温型UV胶水,保持柔韧性。
(本网站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如果本网站展示信息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我们立即予以删除。)
下一篇: 千京科技学习发扬工匠精神